|
学术期刊中的“洗稿”现象有哪些?学术期刊中的“洗稿”现象有哪些?今天中国学术交流论文查重团购网paperuser,就此为我们作相关的介绍,“洗稿”一词是2017年7月16日中国国家版权局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在“剑网2018”专项行动(该行动是专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行动)中首次提出。媒体行业“洗稿”风气盛行,而期刊界的“洗稿”行为同样不容忽视。2019年5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了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174—2019《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分别界定了学术期刊论文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者可能涉及的学术不端行为。其中论文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并没有包括“洗稿”。 前文提到“洗稿”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抄袭行为,但又区别于字面上简单的抄袭。它主要通过对别人的文章进行全面的修改、拼凑甚至删减,从而形成了一篇新文章,然而核心观点还是来自原文章。这种对原文章进行二次加工、重新编排的行为被用到学术论文的创作中,常用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测识别。“洗稿”本质上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洗稿”可以看作是在“剽窃、伪造和篡改”基础上的重新加工,而洗过的稿件面目全非,这又不同于常规理解的“剽窃”“伪造”和“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针对版权侵权行为,主要运用“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原则进行认定。因此,有人把自媒体的“洗稿”分为“表达利用型洗稿”和“思想利用型洗稿”两种类型。常用的自媒体“洗稿”多数为表达利用型洗稿,主要手段有同义替换、同义变换、文字表述不同而段落间的逻辑结构相同、演绎利用(在原创表达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的表达)等[11]。“思想利益型洗稿”则更加隐蔽。学术期刊“洗稿”多表现为表达利用型、思想利用型以及数据编造篡改型的混合。笔者曾遇到一篇关于“低碳烃无水压裂液体系研究”的来稿,认真比对后发现它模仿了另一篇文章《低分子烷烃无水压裂液性能研究》的主题思想和逻辑结构,实验数据在原创的基础上作了细微的改动,可以将其看作伪造数据。此时,编辑部要求作者提供原始、详细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而对方迟迟未答复,这更加引起了笔者的怀疑,经过一番审慎辨别,最终确认该来稿属于“洗稿”。 “洗稿”常采用表达利用型、思想利用型以及数据编造篡改型混合手法,致使其辨别非常困难,以致于目前的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基本无法检测出“洗稿”行为。同时,“洗稿”的成本非常低廉而“收益”却相对较大,又难以辨别,从而使得学术界的“洗稿”现象频发。 下一篇什么是论文“洗稿”?
文章分类:
论文查重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