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如何做文献综述?论文如何做文献综述?在搜集文献的过程中,尤其是做文献综述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意:要建立相应的学科视野。当我们畅想,未来5年、10年、15年后,paperuser去跟一些老外谈论自己的研究的时候,我们到底怎么跟他们交流?这是因为国外没有马学科,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回事,或者没有形成一个学院。他们有的是一些更基础的学科,比如,哲学、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或者是政治哲学、政治学等。你在看这些专著跟文献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同的基础学科的方法,他们做文献,或者写出来的东西是有不同的侧重点的,文献综述一个更重要的过程,要建立你的学科视野,有了基础学科的视野之后,你就知道,未来你要跟老外怎么讲你的研究。但更重要的,很多人在经历这个过程的时候,也会非常强调马学科自身的特点。比如,一篇马理论的博士论文拿出来,不能说和一篇哲学系的或者社会学系的论文拿出来是一样。你们也要清晰地看到,你们学科或者马学科跟其他这些基础学科的研究,到底有哪一些不一样的区别。做文献综述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区别讲出来,这是我觉得非常有用,也可以说有一点投机取巧的一个方法。因为基础学科研究的那些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他们研究那些问题所获得的成果,我们也是可以借鉴的。 借鉴之余要“先优后劣”,先讲他们研究出了什么,再讲他们哪里不好,很统一的不好的地方,就是马学科的特点。比如,他们没有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没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没有关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状况,等等。导致了他们的理论虽然很有创见,很前沿,但是不一定适合我们当前学界的需要,不一定适合我们中国国情,等等。意思就是说,通过基础学科,我们是找到人家哪里做得好,通过梳理马学科的学科视野,我们是要找到,如果那些人研究的成果好的话,我们可以怎么去推进它?怎么结合我们的学科特点去做一些更新的研究?总结而言,在写文献综述的过程里面,有以下四个方面需要注意: 1. 善于凝结一定要善于凝结观点,这个凝结指的就是:基本上,你每一段文献综述里面的每个分段、每个小段都要有一种总-分结构。第一句话肯定是要总结你接下来论述的这些文献的特点当中的总特点。 2. 善于概括第一,要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意思就是说,别人那么难,比如,专著、C刊的论文,那么多道工序写出来了,你一定要好好概括出他们研究的亮点以及新的进展,因为他们的研究肯定是有价值的。第二,真正的尊重是不要以讹传讹。不要乱讲他们的研究,要自己真的用心去读了之后,有比较大的把握的时候,才把它写进你的文献综述。我很反感,也是很多老师很反感的,就是二次引用。比如,你看到某一篇文章引用了谁谁谁,你没有去找到谁谁谁的原文,就直接把它引用的东西复制粘贴过来,这是一个非常不规范、不严谨的做法,而且是非常不尊重原作者观点的做法。因为人家的文献综述很可能误解了别人的观点,如果你没有自己去求证,你怎么敢写进去呢? 3. 善于分析刚才讲了分析优劣。我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从基础学科和马学科两个方面来分析优劣。但更重要的是,哪怕只在基础学科领域,或马学科的单一学科领域,你都要看到,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你的选题意义而言,哪一些方面是你可以借鉴的,比如,研究方法、逻辑思路、概念基础;哪一些方面是做得不够好的,比如,他的视角会单一,没有引入新的文献,没有引入新的材料,等等。 4. 善于编排、总结这一点其实就是对上面三点的一个总体要求,要善于编排、要善于总结。一个好的文献综述,一般而言不可能是从头写到尾,一点层次都没有的,他肯定会区分第一、第二、第三,要有不同的切入点来综述这些文献。并且,每个切入点里面又可以再分更细的切入点,层层递进。其实很多人看文献综述,包括我自己,首先就是看那个总句,看你层层递进的每一个标题去。看完之后,如果对那标题感兴趣,我接下来才会真正地、认真地去阅读那一个段落里面的具体的文献,不然是直接跳过的。所以,大家看开题报告或者看论文时候,要学会一个习惯,包括你们以后自己看东西也是这种习惯:安排好每个层级之间的主题句,这是写文献综述最关键的。 最后,你也要有一个总结,对整个文献综述的总结。你看了那么多文献,综述了那么多文献之后,你这个总结就要总结出:现有的文献最大的亮点是什么?最大的问题又是什么?还是遵循着“先忧后劣”的原则,然后突出你这个选题对于现在的现状、动态而言有什么意义?
文章分类:
论文写作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