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写作指南|怎样提高论文的逻辑性?论文写作指南|怎样提高论文的逻辑性?逻辑性是论文写作评价的重要标准。然而,很多老师或同学写完论文,发给期刊编辑或自己的导师,有时会收到“论文逻辑性差”的反馈。为什么论文逻辑性差?如何提高论文写作的逻辑性?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这些问题。论文逻辑性差是审稿人对论文的一种整体评价或感觉。这种评价或感觉,是审稿人基于大逻辑和小逻辑而做出的判断。大逻辑主要是论文的写作思路或谋篇布局,小逻辑主要是论文细节的推理、概念界定、段落语句间的衔接过渡等。如果论文的大逻辑或小逻辑存在上述问题,就很容易被审稿人断定为“逻辑性差”。 01不注重谋篇布局或内容聚焦 谋篇布局,指的是论文的框架结构尤其是正文框架。作为学术对话的重要形式,论文应当遵循常规的框架结构,普通作者不宜追求框架结构的标新立异。比如,问题型论文就应当按照常规的三段论去写,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个人观点。描述性论文就应当对特定现象做出描述后,得出个人观点。定量论文的正文就应体现文献回顾、研究设计、研究结果、讨论等几部分。 特定类型的论文如果少了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框架结构就不完整。受其影响,论文前后几部分之间就会出现逻辑断层,导致逻辑性差。比如,很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作者,喜欢在正文部分先写背景,再写必要性,然后是现状,最后给出对策建议。但是,这样谋篇布局,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都不清晰,后文的对策建议又是如何得出的呢?再如,有的作者写定量论文,文献回顾部分明明没有提出研究假设,可到了研究结果部分,却突然说自己的结果验证了某某假设,或者虽然提出了研究假设,但提出假设之前却没做回顾文献。这些都是谋篇布局不合理导致逻辑性差。与不注重谋篇布局相关的另一个写作现象,是论文内容不聚焦。它的存在,也会导致论文逻辑性差。比如,一篇论文原本要写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不平等的治理经验,可是梳理西方治理经验时,作者却一会儿写泰国的治理做法,一会又写中国香港存在的教育问题。这就是内容不聚焦。“内容不聚焦”表面上看,是作者写跑题了,实际上反映的是作者缺少整体逻辑、思维过于发散,没能围绕一个固定的问题点去系统论述。 02平铺直叙而缺少过渡或递进 大家在生活中都见过剥洋葱、用水盆泼水。洋葱是一圈一圈的,剥到最后,会收获洋葱的内核。也就是说,剥掉洋葱外面几层的表皮,是为了最后获得洋葱内部最鲜最嫩的部分。这是一个逐渐递进的操作过程。而用水盆泼水,水一泼出去,流到哪儿算哪儿,毫无中心可言。到最后,你只会看到眼前水汪汪一片,根本分不清哪儿是源头、哪儿是支流。写论文也是这样。优秀论文的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圈套一圈,层层递进,每一圈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如果像泼出去的一滩水那样写论文,平铺直叙,写到哪里算哪里,毫无章法可言,缺少过渡或递进,这样的论文基本没有逻辑性。剥洋葱体现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剥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发现什么,会收获怎样的洋葱心。而用水盆泼水,不管泼水的人是谁,准备用什么材质的水盆泼水,打算往什么方向、用多大力气去泼,最后的结果你都能预知到。那就是水由于重心引力会落到地上,然后往地势低的地方汇聚。如果地势平坦,泼出去的水会大体均匀地洒落在地面上,等待被蒸发而消失。如果像剥洋葱那样写论文,选择一个答案未知的问题去研究,那么写论文就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为了得到答案,作者必然会绞尽脑汁地去分析论证,从而对问题做出回答。如果像泼水那样写论文,选择了一个答案已知的假问题去写作,作者很可能只是陈述事实或复述已知观点。由于答案已知,作者即使论证也论证不出什么,不太可能为读者提供有新意的观点或信息。可见,研究问题选择不当也会影响论文的逻辑性。 03不注重推理论证与因果推导 推理论证是论文逻辑性的重要体现,不注重推理论证与因果推导,会导致论文逻辑性差。许多人写论文喜欢使用抽样调查。比如,为了了解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的教学效果,有人便在自己工作的学校选取几个班级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教学效果不佳,于是便说“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效果不佳”。这就经不住推敲,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也即,自己学校的这几个班级就能代表“我国”吗?自己选择本校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呢?本校存在的问题就一定是国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吗?不一定!再如,有人发现中国和日本的小学教育存在类似性,于是便根据日本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推导出中国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又用日本小学教育问题的成因,去分析中国的小学教育问题。这也有些想当然,误把相关性当成因果关系。也即,虽然做了一番分析论证,但是论证无效。实际上,作为人类学校教育的特定阶段,中国小学不可避免地与日本小学教育存在类似性,但中国并不是只跟日本有类似性,跟其他国家也可能存在类似性。如果拿日本问题的成因,直接去分析中国教育问题,那就等于承认:中国和日本教育问题的成因是一模一样的,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只需要照搬日本的做法。这显然不符合常理。 04不注重概念术语的界定或混用概念 写学术论文,难免会用到一些特定的概念和术语。遇到这种情况,有些作者会默认审稿人或读者“什么都知道”,已经十分熟悉这些概念和术语,而在论文中不对其做任何界定或解释。这就可能引发阅读困难,而让审稿人做出论文“逻辑性差”的判断。 比如,有个作者看到互联网教育迅速发展,进而想到借助在线教育引进城市的优秀师资,改变乡村学校师资薄弱的现状。但在实际写论文时,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教师在线流动”这一概念,但未对这一概念做任何解释或界定,这就可能影响读者对上下文的理解。因为上述概念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公认的学术概念,单看这几个字,不同的人必然会产生不同甚至截然对立的理解。 再如,定量论文一般都需要选取变量,一些作者在选取变量时不够严谨,只说“参考某人的文献,于是选取某某作为变量”。但是,这个“某某”说的就一定正确吗?自己参考此人的文献,到底是原样照搬还是做了一定的处理?这些细节如果不讲清楚,审稿人就有理由质疑本文存在逻辑漏洞。对概念术语不做界定,会让论文逻辑性不足。而混用概念,也会降低论文的逻辑性。比如,很多教育学专业的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对“高校”和“大学”、“老师”和“教师”等不加区分,交叉使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确实存在对上述概念的混用,而且似乎也没影响到正常交流。但是,写学术论文不等于拉家常,写学术论文必须在文中对概念术语使用统一的提法。 如果把写论文降低为日常说话,那么,论文就会丧失专业性。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论文写作的逻辑性呢?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从大逻辑上讲,要注重选题过程,确定一个真问题,即答案未知的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研究类型选取对应的论文框架。普通作者按照常规框架写作即可,不宜追求形式结构的标新立异。最后,根据选取的论文框架,围绕上述真问题进行聚焦写作,不能东拉西扯。从小逻辑上讲,文似看山不喜平。写论文不能平铺直叙,要体现递进逻辑,不同部分、段落、语句之间要注重过渡和衔接。要有探索未知的论证意识,避免简单罗列事实,如果涉及特定概念或术语,务必在文中做出界定或解释。
文章分类:
论文查重知识
|